小时候,大家可能都玩过“警察抓小偷”的游戏吧。玩石头、剪子、布时,赢的人扮演警察,输的人扮演小偷。警察抓小偷时,警察正义凛然,有威严,而小偷像过街老鼠,想方设法逃跑。表面上看起来警察的角色有意思,其实,小偷的角色比警察的角色有意思得多。因为小偷可以随便拿东西,只要不被抓,就能跑到很远的地方,有一定的冒险和刺激性。
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“偷抢他人东西”的人。比如,棒球比赛需要偷垒;篮球比赛需要抢夺对方的球,偷抢得越多,越有利于自己的团队。但这毕竟是运动比赛,是遵守一定规则的公平赛事。
“偷窃”不是可以忽视的简单行为,而是严重的问题行为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随处可见不经过他人同意擅自拿他人东西的小孩子。如果家长发现了孩子擅自拿他人东西的不良行为时,应该怎么做呢?
记一记家长有可能对孩子说的话和采取的行动。
从下面的选项中找出和家长的反应一致的选项。
1.“你学习不好,我可以原谅,但绝不能原谅你偷窃的行为!”
2.训斥、打骂、体罚孩子并严厉告诫孩子,再也不能做出偷窃行为。
3.把孩子撵出家门。
4.告诉孩子不能偷窃的原因和不堪设想的后果。因担心归还本人东西,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,所以索性扔掉。
5.告诉孩子不能偷窃的原因和不堪设想的后果,归还东西的同时表示歉意。
6.不知所措、慌里慌张,不觉中失去了最佳归还时机,事情也就不了了之。
7.妈妈知道爸爸不喜欢孩子,所以总是对爸爸隐瞒真相。
1.“你学习不好,我可以原谅,但绝不能原谅你偷窃的行为!”
家长的反应有些过激。家长的反应过于强烈,孩子的内心会滋生负罪感和羞愧感。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。
2.训斥、打骂、体罚孩子并严厉告诫孩子,再也不能做出偷窃行为。
如果体罚过重,孩子会认为自身已经付出了一定代价,其错误行为完全得到了原谅。所以,体罚反而会给孩子提供合理化自身错误行为的借口。
3.把孩子撵出家门。
家长不能容忍孩子的失误和过错。那么,当孩子再次犯错误时,会矢口否认或抵赖,或者怕犯错误什么都不去做。
4.告诉孩子不能偷窃的原因和不堪设想的后果。因担心归还本人东西,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,所以索性扔掉。
家长及时地教育孩子,这是值得提倡的事情,但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是不可以的。如果问题行为一再继续,总有一天会弄得满城风雨。这就好比明明知道孩子的语言表达存在欠缺,心知肚明应该把孩子送到医院接受治疗,而碍于送医院是件羞耻的事情,迟迟不肯送,最终导致孩子丧失语言能力是一样的道理。
5.告诉孩子不能偷窃的原因和不堪设想的后果,归还东西的同时表示歉意。
这是最正确的做法。
6.不知所措、慌里慌张,不觉中失去了最佳归还时机,事情也就不了了之。
这样的家长一到关键时刻,就变得优柔寡断、犹犹豫豫,从而失去最佳教育时机。这样的孩子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,就算知道了,难免也会认为只要不被家长发现就可以,从而形成错误的道德观。
7.妈妈知道爸爸不喜欢孩子,所以总是对爸爸隐瞒真相。
一方家长的这种态度,不仅会制造家族内部的一个又一个秘密,从而分化家人,而且严重妨碍家族成员共同解决问题。每次看到爸爸时,孩子都会提心吊胆、心惊胆战,因此变得深感不安。
小孩子偷东西属于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。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偷窃行为,就大发雷霆或吓唬孩子:偷针线的小贼,慢慢变成偷黄牛的大贼。有时还口口声声地挖苦孩子,说孩子是“小偷”“骗子”,弄得孩子羞愧不已、无地自容。小孩子还没有形成占有概念,还没有形成抑制本能欲望的自我控制力。所以,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,抑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也属于正常现象。
训斥或体罚孩子,会让他们滋生负罪感和羞愧感,而这又极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。